盘点6月谣言:蹭高考热点、借世界杯传谣,真相需警惕

abc350826712 3 2025-09-17 23:03:25

盘点6月谣言:蹭高考热点"改头换面" 借世界杯"移花接木"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孝金波 王晨羽 今年6月,一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随即拉开帷幕,许多虚假信息也跟着传播开来,诸如“某考生交白卷的作文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足球协会某官员在世界杯期间享受高级包间”等内容引起了广泛讨论。六月份二十八日在上海浦北路发生的持刀伤人案件相关不实信息被广泛转发,还有涉及打斗、情色等无从查证的照片和视频谣言被恶意篡改后在多个地区扩散,难以制止。“求真”专栏将带你回顾当月不实言论,提醒大家防范谣言借势炒作。

一、高考谣言

六月七日迎来高考日,中下旬时分各省市将揭晓考生分数,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年轻人,总算完成了人生中一项关键阶段的挑战。这项备受全社会瞩目的大事,难免会伴随各种不实传闻的传播。这类虚假信息常包含“高考”字眼,具体内容有关于“高才生”“试题外泄”“白卷”“错过考试”“证件遗失”“高分落榜顶尖学府”“落榜者轻生”等,部分还涉及欺诈行为,例如“提前知晓分数”“付费就读名校”等。

这些谣言确有特定模式,主要借助两点传播。其一,借力民众的焦虑心态,诸如“高分落榜清华北大”、“试题外泄”、“付费进名校”之类的传闻,均暗指“教育分配不均”“考试规则不公”,以此迎合公众对“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愤懑情绪。其二,巧妙运用人们的同理心机制。诸如“未能参加高考”“考试证件遗失”“因高考失利自尽”之类的虚假信息,容易触动人们的恻隐之心和情感认同,进而造成广泛扩散。

1.“惊世神作——高考零分作文”

【传闻】高考一结束,网络上就冒出许多所谓的“高考零分作文”,例如《中国式平衡》《新时代新青年——论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等篇目,被大量转发,还附带着“引发全国关注”“堪称绝笔”“让人感动落泪”之类的标签。

真相】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广为流传的零分作文《中国式平衡》,早在2013年就已证实为假消息,并非真实的高考作文作品。某游戏类的微信公众号在6月8日发布的文章《2018年高考零分作文新鲜出炉,你们来感受下》,里面收录了多个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和部分考生答卷,但在文章末尾大量篇幅用于宣传其游戏产品。还有一篇《2018北京高考首个零分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论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最早在6月7日就发布出去,文章末尾也带有商业宣传,并且这篇文章在别的平台也发布过,只是修改了末尾的商业宣传部分。

2.“高考700分都上不了清华北大”

【传闻】湖南高考分数公布后,当地微信群里疯传消息,说湖南今年高考考出700分的有157人,加上加分后共有168人,600分以上的学生竟然高达两万四千,700分都难以被北大清华录取,这实在太厉害了,堪称真正的教育强省。山西籍考生在湖南排名第269位,江西籍考生在湖南排名第168位,福建籍考生在湖南排名第153位,安徽籍考生在湖南排名第117位,湖北籍考生在湖南排名第69位,可见湖南竞争有多激烈,湖南的学子们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他们真的非常不容易,为了这些孩子,请大家多多支持,孩子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调查得知,相似的分数内容,最近两年内在江西、河南、河北等省份广泛流传,分析各版本后发现,开头的成绩记录大体相同,中间的“顶尖学子名次对照”部分稍有出入,结尾除了“为孩子们转发”之外,还出现过“孩子们真是辛苦了!”“中国的教育亟待变革!”“承诺的公正何在?”等表述在最后部分,甚至出现了中介机构提供“代办户籍”服务的宣传。这类虚假信息,已经遭到不少官方部门澄清。

3.“18岁男子高考后随父游泳溺亡”“高考状元溺亡”

【传闻】湖南常德一些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在流传一段关于溺亡者被打捞的视频,视频附带的文字说明事发地点在常德“丁玲公园”,溺亡者“十八岁,刚结束高考,能够游泳,有父亲陪护”。

【真相】湖南常德武陵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经过调查确认,一起溺亡事件并非在丁玲公园发生,实际地点是汉寿县龙珠湖公园,该事件导致一人死亡。6月27日,常德警方从汉寿县公安局得到消息,6月25日当天,汉寿县岩汪湖的刘志坤、王兵、李杰和罗亮四人相约在龙珠湖公园的健身区打乒乓球,大约一个小时后,罗亮建议去公园内的湖里游泳。李杰没有去龙珠湖公园散步,刘志坤、王兵、罗亮这三位则在芙蓉广场附近的内湖游泳。接着,刘志坤和王兵先后离开了水面,罗亮却不见了。经过整夜的搜寻,到了6月26日早上6点,罗亮的遗体终于被找到并带上了岸。

【传闻】有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显示一名少年不幸溺水身亡,视频附有文字说明,称该少年是都昌县的高考状元,来自鸣山乡,曾取得686分的优异成绩,前天刚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令人痛心的是,昨天他和同伴去池塘游泳时遭遇了不幸。这条谣言经过篡改,更换了地名,在四川隆昌、湖南祁阳等地继续散播。

【事实】六月二十八日,由“九江都昌发布”公布的信息显示,经过向县教育体育局以及鸣山乡政府等机构确认,这起溺水事故实际并未在都昌境内发生。同时,祁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的执法人员也出面澄清,近期当地的三起溺水事件均未涉及高中毕业的学生,相关帖子所传播的内容纯属虚假信息。

4.广东东莞某学校高考理综泄题

【消息称】六月份十日,部分网友称广东省东莞市某教育机构在二零一八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理科综合科目中出现了试题外泄的情况。

【真相】6月13日,东莞市教育局公布消息:关于6月10日网络上流传的东莞某中学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试题提前泄露的情况,市教育局迅速响应,立刻与公安系统联手,成立专门调查小组展开工作。组织多位专业人士,将网络流传的模拟卷和当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进行仔细对比分析,专业人士们达成共识,发现模拟试卷里有三道题目,其部分内容跟高考真题有相似之处。经过深入研判,一些存在相似性的考题,主要源自近些年各个省份的高考模拟测试以及习题训练,大体上确认并不具备高考试题外泄的迹象。另外,专门的工作团队对我市今年高考用卷的领取、运送、储存等各个步骤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所有步骤都符合规定,没有发现试题外泄的情况。

二、世界杯谣言

每四年举办一届的世界杯总能引起众多球迷的强烈关注,这种关注程度与“高考”这一事件不相上下。同样地,围绕“世界杯”所产生的各种传言也具备某些共同特征,它们常常借助这一热门事件,并融合“赌球”、“国足”、“球迷”等词汇,借助信息含糊的视频或图片素材,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进行传播,以此迎合人们的心理期待,从而实现广泛扩散。

1.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

高考谣言 蹭热点 世界杯移花接木_议论文世界杯

【传闻】6月17日至19日,海南琼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的微博、微信群、朋友圈中,出现了多个版本的关于“世界杯赌球后跳楼”的视频和文字信息,视频展示了不同的“自杀现场画面”,文字内容则包括“某地一男子因赌球跳楼”“一男子连续赌球输掉300多万后选择结束生命”等信息。

【事实】核实后发现,所谓“四川成都赌球坠亡”视频系伪造,实际拍摄日期为2017年12月26日,地点位于双流区西航港温哥华花园6期楼顶,24岁遂宁男子杜某某在此处跳下,虽经紧急救治仍不幸离世,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均与网络流传的谣言版本存在显著差异。琼海市一家酒店内,有男子想要结束生命,此消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否认,实际情况是该男子系因与女友关系破裂,并非因参与活动。“南京大厂区某居民点,有男子因赌球坠楼”的传闻,也被南京市网络警察部门澄清,经查证当日该小区并未出现此类事件。这则视频记录的真实事件发生在六月十四日,地点是郑州黄河科技学院,当时一名男性学生疑似因情感纠葛,在女生宿舍区域对一名女性实施攻击,导致该女性当场失去生命,随后该男性学生从高处坠落。

2.“中国足球官员世界杯豪华包厢视频”

【传闻】6月19日,有网友上传了一段关于世界杯高档看台的影像资料,并附文说明“这是中国足球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世界杯的专用房间”,同时戏称“比起绿茵竞技,更胜一筹的是饕餮盛宴”。

【事实】足协信息处于前夜公布声明,称流传的“体育界负责人世界杯包间影像”为虚假信息。已有相关公司主动说明,网络视频所显示的是该企业为世界杯开幕式准备的商务包间,属于其赛事期间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世界杯期间,足球成为关注焦点,希望大家在欣赏世界杯精彩赛事时,多感受足球比赛的激烈与精彩,少一些对国家足球队的谣言传播和刻薄嘲讽。足球运动的进步,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帮助。

三、“‘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谣言

意外状况也会滋生流言蜚语。由于牵涉到“少年”“手持凶器行凶”等要素,“6·28”浦北路凶案发生后,公众对于事件起因以及相关人员产生了大量揣测,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传闻】 “6·28”浦北路持刀伤人事件发生之后,网络上陆续流传出“嫌犯因孩子被教育机构劝离,七十五万元择校费未退还产生报复行为”、“嫌犯为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遇难者数量超过两人”等说法。

【真相】根据上海警方消息,针对“6·28”浦北路持刀伤人事件,网络上流传的“嫌犯因孩子被学校要求离开,七十五万费用未退还产生报复行为”、“嫌犯为学校工作人员”、“死亡人数超出两人”等内容均属虚假消息。警方经过核实,已经依法对八名编造及传播不实言论的人员进行了处理。犯罪嫌疑人吴某某,男性,年龄二十六岁,职业房产中介,经常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工作相关内容。据他陈述,为了增加微信公众号的浏览次数和知名度,同时提高工作表现,他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嫌疑人的孩子被要求离开学校,赞助费没有退还进行报复”这类虚假内容,使得信息真假难辨,导致很多人转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被拘留之后,吴某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没有隐瞒。六月份三十日,吴某某遭到公安机关刑事拘押。当天,上海市网络信息办公室联络相关单位,取消了吴某某的微信公众号账号。

四、不明来源的图片、视频谣言

来历不明的照片、影像资料,常会演变成迅速扩散的虚假信息,此类材料具有若干特征,首先,其记录的时间、场景、人物等关键要素模糊不清,其次,所展示的内容往往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或触及暴力场面与色情主题,再者,里面常包含一些远超寻常人认知范围与社会经历的所谓情节要素。这些虚假信息里的照片和影像,可能经过图像技术、视频加工产生特殊现象;也可能是原本的视频搭配了其他地方的场景,让人不容易快速核实,然后借助社交网络如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达成快速且大范围的扩散。

1.“两交警当街练散打”

【传闻】近日,神木地方网络平台流传一则消息,称6月10日前后,该市有两名佩戴警徽的人员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格斗,现场画面显示他们扭打在一起,并有部分倒地,附近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事实】10日晚上,"神木交警"与"榆林交警"的官方微博都发布了澄清声明,指出网络流传的视频里,涉事人员并非锦界中队的警察,而且视频拍摄地点也并非神木市。记者经过核实发现,6月8日,"绵阳市公安局直属四大队"的微博已经对视频内容做了详细说明,事件发生的实际地点是在四川省绵阳市。报告指出,事情发生在六月八日,绵阳市公安局直属四大队的两名警务辅助人员在值班期间因为执行公务产生分歧,随后演变成身体上的对抗。

2.“无锡五爱路裸女不雅视频”

【传闻】6月16日,无锡一些微信群、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段街头视频,内容是“一位女子夜晚在公共场合做出有争议的行为”,部分网民认为“这可能与观看世界杯后饮酒过度有关”。

【事实】无锡网警经过调查发现,这起事件实际发生在浙江台州,台州的网警部门在16日凌晨公布了相关情况说明,15日早上7点开始,当地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开始广泛传播一段不雅影像,并且附带上了一位女性的身份证号码。经过核实,这段影像记录的是15日凌晨在台州椒江工人路发生的一幕,目前椒江的公安机关已经将涉事女子抓捕归案。经过初步了解,这名女性姓张,患有精神疾病已经三四年了,曾经接受过治疗,但病情一直不太稳定,过去也出现过类似状况。目前张女士已经由她的母亲送到了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另外,网络上流传的该女性的身份证照片是假的。

3.“外卖小哥被耳机线割喉”

【传闻】最近,一段内容涉及外卖人员被耳机绳勒住脖颈的录像,被冠以多个城市名称后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时长七秒的影片里,有两台电动自行车倒在马路上,一名穿黄色外卖服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在前方地面翻滚,不停颤抖,另一名穿蓝色衣裳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从地面慢慢站起,两人身上都有血迹,旁边的人用地方话喊叫着“快拨110”,影片里没有显现出“耳机线割喉”的情景。这个视频被冠以江苏徐州、河南漯河、陕西开封、福建漳州等地的不同街道名称,在微博、微信上广泛流传。

【真相】石家庄网警于6月26日和27日相继发布微博通报相关事宜。2018年6月25日中午时分,警方受理了一起报警事件,内容涉及建华大街东岗路南行约200米处南王村口附近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导致其中一方人员受伤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锁骨骨折以及头部擦伤的症状。伤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救治。意外事情发生后,相关影像资料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有人声称伤者是被耳机线缠住导致喉咙被切断,还有部分经过认证的微博账号也跟着传播不实信息,不过实际上并没有耳机线割伤喉咙的情况出现。

上一篇:卖竞彩最惨一天颗粒无收!两场大冷门,彩民瑟瑟发抖?
下一篇:免费在线观看NBA比赛直播?高清源分享,多平台任您选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