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将至,你准备好旅途中用云狐爱路客J5看球了吗?
5
2025 / 09 / 07
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喜爱程度一直很高,这一点毋庸置疑,人们都能深切体会到。白岩松曾说过,在这次俄罗斯世界杯上,中国除了足球队伍没有参赛,其他方面几乎都参与了进来。
可不,最近外国媒体也注意到了这股热情。英国《独立报》于26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世界杯上中国球迷数量超过英国,并且他们支持了一些出乎意料的队伍》的文章,文章指出世界杯正在激烈进行中,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球迷在赛事中展现了自我,譬如秘鲁球迷数量惊人(或许高达8万人);塞内加尔球迷在他们队伍的首场比赛时欢歌笑语;日本球迷在其国家队的比赛结束后主动打扫了比赛场地。英格兰支持者好像并不像人们预料的那样惹眼,实际上,中国支持者的人数比英格兰支持者还要多。
报道指出,在这次门票销售中,俄罗斯的成绩最为突出,购票数量高达八十万张。巴西、德国以及墨西哥紧随其后,均出现在销售榜单上。出乎意料的是,美国尽管没有获得世界杯参赛资格,其门票销售却位列第二,销售量达到了八万张。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也跻身销售榜单之中。
依照国际足联公布的资料,中国观众购买了三万七千张入场券,而中国官方新闻报道,有六万张门票是由中国观众持有的,这说明中国观众的数量超过了英格兰观众。
报道指出,早前的调查发现,中国的民众对于其他国家的队伍的喜爱程度,要超过对本国国家队的关注,在2014年举行于巴西的世界杯赛事上,德国队在中国观众中颇受欢迎,巴西和西班牙同样拥有大量拥趸,尤其是巴西队,由于该国的顶级运动员曾经加盟过中国的职业联赛。
对于部分前往海外观看赛事的中国观众而言,他们更为关注顶级职业运动员的表现。阿根廷的梅西、葡萄牙的C罗在中国都广受瞩目,特别是受到关注社交平台的年轻群体的喜爱。以C罗为例,他在中国的社交平台微博上积累了超过两百万的关注者。
文章还提到,毫无疑问,前往俄罗斯观赏世界杯的多数中国观众并非顶级富豪,而是规模巨大的中产群体,他们是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时期成长起来的。预计到2022年,中国76%的都市居民将被划归为中等收入阶层,其消费能力处在巴西和意大利人均收入水准的中间位置。而在2000年,这个比例还只有4%。
这带动了中产阶层人士的购买狂潮,许多人主要出于要彰显自身社会地位的动机,因此他们的购物行为很有特色,并且特别偏爱顶级品牌。所以,该文指出,世界杯确实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常与经济日益宽裕的中国民众联系在一起:他们热衷于投身于这全球规模最大且最顶级的足球赛事,其根本动力源于赛事赋予他们的“身份象征”,这一点还体现在他们为支持那些象征着类似“身份象征”的队伍或顶级球星而进行的消费行为上。
文中最后指出,我们很难发现中国球迷在俄罗斯某个广场上畅饮,或者与当地球迷发生肢体冲突的新闻报道,事实上,随着比赛的进行,中国球迷更有可能在商店选购品牌商品,或者在餐馆品尝佳肴。(实习编译:王亚楠 审稿: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