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后无换硬件计划,却因老同事换机推荐引发意外反转?

abc350826712 3 2025-08-15 03:01:24

购买理由

说实话今年618因为噪音实在难忍拆除了水冷散热器改用风冷散热,又一时冲动把5900X装上了换掉了3800X,之后就没有打算再去更换任何硬件了,或许年纪大了,稍微弄弄就会耗尽大量精力…但这次事件的导火索,竟然源于一次毫无缘由的对话。

意外反转的开始

一位十年前的旧友最近打算更换电脑配件,他最初打算用小黄鱼淘一张显卡,声称自己不太热衷游戏,主要是用来做设计之类的工作,遵循不买旧货的准则,我便建议他购买近期较受欢迎的Intel Arc A380显卡,期间无意中提了一句自己有一张2019年PDD上广为人知的等等党同款显卡,也可以考虑(等一个时机),起初他并不感兴趣,我也没太在意,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已下单但商家延迟发货,他又参考了之前发给他看的显卡性能对比图表,于是这位老友开始关注我这张显卡(终究还是看重游戏表现)。

不走流程直接yes

经过一番看似真切的交流,那位前同事绕过了正规手续,通过微信直接转账了,完全无视了既定程序

心魔缠身原本可以不用出的

于是我就糊里糊涂打了包,发完才意识到主机没卡了

其实还有台旧设备里藏着一块十年前出品的His 280X显卡没动过,今年618那次大折腾最后靠所谓的“技术性变动”勉强糊弄过了伴侣,到现在她还是半信半疑,现在又冒出这么档子事,真是让人有点抓狂,果然鲁莽行事后果很严重。那个晚上已经到了11号的深夜时段,能够支配的时光所剩无几,由于手头没有更换卡片的费用,还得设法再次欺骗妻子大人,因此只能挑选一些提供12期免息和24期免息的信用卡来作为替代,那些没有分期选项的就不在考虑范围内。接下来选了一款蓝宝石的,支持以上频率,还有分期免息的优惠,每月只需100元,几乎感觉不到在花钱,总而言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卡性能大同小异,如果追求更高性能就要付出更高价格,而且从MX400开始就一直偏爱A品牌,因此看到这款价格适中的A系列显卡,就没有过多犹豫就购买了。

写到这里,若是寻常人的思路,事情大概就到此为止了,但我这个有二十多年DIY经历的“老手”,一些多年形成的老毛病又犯了,那一晚我陷入深思,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与DIY的爱恨纠葛,总觉得这次好像少了点什么,不禁发出“就这样结束了吗”、“人生的价值何在”、“明天早晨能否看到太阳”之类的自我诘问,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当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第一缕阳光时,我就立刻取消了那个,没错,就是这么轻率地取消了。

其实性价比还可以

确实,从道理上分析,当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不少经过验证性能优异且价格合理的显卡可供选择,然而为何还要选择这款自发布以来评价两极、前景未卜的Intel A770以寻求刺激呢?表面上的解释确实不少,例如该品牌提供分期免息优惠、产品性能虽不错但定价依然偏高、个人经济能力有限,或是担心买到矿用显卡等情况。归根结底其实与那些都扯不上关系,纯粹是因为一种爱好,那种刚接触就容易沉迷其中的感情。

那是我童年时期与Intel相遇的真实经历,回想二十余年前,我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所配备的显卡,就是当时技嘉的815(6OXM7)主板上搭载的Intel 740或752集成显示芯片。先前在另一家店铺组装了815EP(6OXEP)主板,搭配TNT2 M64显卡,再配上飞利浦107显示器,配置挺完整的,后来却听信了另一家售卖CTX珑管显示器的店铺的推销,对方声称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性能相差无几,建议省下购买独立显卡的钱,换购一个更优质的显示器,结果不知不觉就买了他们家的显示器和整台主机。当年还是小学生,对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并不了解,父亲确实被那家店铺的显示器吸引,因此两张间隔半年上市的主板型号至今仍记忆犹新,尤其是当年技嘉在815EP上宣传的双BIOS功能,实际815上只有一个,而且那个740显卡运行极品飞车5时无法全屏显示,当时我感到非常失望,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因为那会儿受到的冲击太大了,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是必须承认,倘若当初没有被JS彻底击败,或许自己的手工制作之旅也不会启程,尽管这是一条不断经历波折不断尝试(犯错入坑),不断遭遇挫败的漫长旅程。

血与泪见证着成长

不进A770的坑有诸多缘由,然而硬要进入只需一个念头,回想起当年最惨烈的那场(幻日)512,还是有大批年轻人(菜鸡)投身于那张末日神卡之中,因此抱着不会再出现比幻日512更糟糕的情况的心态,便立刻参与了进来。

外观展示

京东的一大优势在于配送速度很快,不需要等待一整天就能收到货,比如12号订购的商品,13号早上就能送达,外包装用了一个很大的箱子,但显卡的包装却非常小。

外包装很大只

内包装很小只

市面上见不到八GB容量的A770,只有十六GB的型号,售价也贵上不少,官方方面不提供十二次数的分期付款选项,因此最终选择了蓝戟这个品牌。在此之前对蓝戟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包装盒上宣称是英特尔在中国大陆的首家显卡合作伙伴,可以看作是竞争对手的AIC或AIB厂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在阵营划分形成之前的小影霸显卡产品。

蓝戟是Intel显卡国内首家合作厂商

揭开盖子,立刻闻到浓烈的洗衣粉气息,若不细看,还误以为制衣公司改行生产显卡了。

简约设计

果然,还真是有吊牌,“服装厂”实锤了。

保修卡等做成了衣服吊牌

说实话,先不说它的表现如何,这卡的组装工艺确实很精良,起初觉得它的标价有点离谱,不过参照我之前接触过的将近一百款各式显卡的经验,至少要卖到三千元才能达到这样的做工水准,既然打算自己用还要三年质保,也就没把它拆开细看,网上有很多拆解显卡的视频可以参考。

背板设计很有质感

卡的上端印有英特尔Arc的商标,可惜并非发光装置,无法使其亮起,仅是一个静态的标识。

Intel ARC logo

蓝戟品牌的标志具备发光功能,官方宣称其色彩能够依据耗电量调整,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呈现蓝色,几乎未发现其他色彩变化,不清楚是否需要通过驱动程序进行特定配置。

蓝戟自己的标可点亮

接下来那个双8Pin的接口确实让人感到困惑,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误以为是插了一块顶级显卡,标称功耗是225瓦,但这样看来似乎会更高一些。

双8Pin供电设计

输出端口包含一个HDMI2.0,官方标称支持2.1版本,不过副厂产品能否实现这一点还有待核实,目前尚未得到证实,另外还有三个DP2.0接口,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完全足够了。

接口比较主流

使用电脑时感觉尚可,但是电源连接端口的位置过于靠近显卡的中央部分,造成了一些不便。由于显卡是垂直安装的,所采用的转换线材仅能以PCI-E3.0的速度运行,经过实际测试,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影响,毕竟这并非固态硬盘。

上个机

要是商标能带照明功能就完美了,但实在遗憾,毕竟从价格角度分析,这只是一种空想而已。

无灯logo

蓝戟自己标就给了灯,其实也就意思意思。

蓝戟自己的标能点亮

使用感受

现在先交代一下,主板的PBO模式是自动的,其他都按标准设置,不过必须在BIOS的深层选项中开启PCI-E分支下的Re-Bar功能,这样才能让CPU读取全部显存,若不开启,性能大概要损失两成,这个特性在较老的主板上效果不佳,估计是AMD 500系列以后的平台才开始支持,但300、400系列的平台或许就没办法了,最终结果还要看具体厂商的表现。

需要打开Re-Bar设置

关于Re-Bar对性能的影响相关文章解读

有关驱动程序,官网最新版为Beta版3793,不过装上后登录Steam会出现背景花屏的情况,重启也无法解决,因此最终选择了正式版3490驱动,用了两天时间没有遇到严重故障,只是偶尔在读取游戏时会发生短暂卡顿,但电脑并未死机,驱动也没有丢失,重新启动游戏即可恢复正常。

正式版驱动3490

测试版驱动不稳定不建议安装

Intel ARC系列显卡官方标明是原生DX12设备,其驱动程序与其它厂商产品不同,仅适配win10、win11和乌班图操作系统,对于老版的win7、win8乃至XP系统,则完全无法使用,现阶段不建议尝试升级该显卡。

驱动安装小彩蛋

这个装置的设置过程十分便捷,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操作界面的底部设有隐藏内容,“有啥新鲜事儿”这一区域会随机展示一些关于英特尔过往及产品的鲜为人知的资讯,相当有趣。

驱动控制面板反人类

操作界面设计得相当基础,功能选项的配置也不如其他厂商那样齐全,整体上像是Intel原装显卡的驱动程序,尤其令人不快的是,这个管理工具不能通过鼠标进行拖拽操作,必须采用九宫格布局来选定并固定其显示位置,这种交互方式让人很不习惯,另外还有不少功能无法在后台运行,必须进入控制区域才能设置,例如视频记录功能的启用。

极简设置选项

nba2k5v5_Intel Arc A770 RX5700 RX6700

游戏整体配置界面非常简洁,呈现效果直接明了,既可以看作是智能性突出,也能够看作是功能较为概括,缺乏精细调整。

性能面板

性能界面制作得相当直接,包含频率调整功能以及状态显示界面,当前尚未尝试这台设备的最高工作频率,可惜的是游戏进行时帧率无法实时查看,另外风扇转速也不支持人工调整,一旦温度超过65度,风扇就会急速旋转至将近2000转,产生很大的声音,只能通过控制温度来缓解噪音,大致63度上下是关键界限,这样噪音控制比较稳定,不过性能表现会稍差一些,但降低的幅度并不大,期待后续驱动程序能够优化这个方面。

特别的录屏功能

A770具备AV1视频硬件编码能力,因此其录屏功能支持直接选用AV1编码方案保存录像文件,当前码率设定十分灵活,不过4K视频的录制帧数上限为30,1080P视频则能达到60帧,文件导出和存储过程非常迅速。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方面,由于并非业内人士,因此仅做了基础检测,显卡相关参数仅放开温度上限,其余维持原样。由于反感画面出现断裂现象,显卡的参数调整启用了垂直同步功能,Intel的驱动程序中称作智能同步,或许同时支持多种同步技术,确切含义尚不明确,显示器的刷新率设定为165赫兹,在系统处于非当前活动状态时,微信、QQ等社交软件保持运行,同时访问哔哩哔哩等视频服务站点,并播放酷狗音乐软件,以此方式复现一般操作场景,所使用的硬件环境包括:

CPU:AMD Ryzen R9 5900X

内存:阿斯加特 DDR4 32G

主板:微星X570

硬盘:WD SN850

电源:ROG 850W

散热: D15s

LCD:Dell

系统:Win12 (21H2)

单从GPU-Z显示的硬件配置来看,Intel Arc A770的规格相当出色,无论是光栅单元和纹理单元的数目,还是像素填充能力、纹理处理速度以及显存数据传输速率,都与当前市面上多数主流显卡相比,表现更为突出,甚至超越了不少同类产品,不过最终性能如何,还得看后续各个游戏开发者的适配情况以及驱动程序的优化程度,能否让这块显卡的硬件优势得到完全展现。

同主流型号硬件规格对比

接下来有一组测试,核心是评估DX12表现,包括Time Spy、Time Spy,还有DX11表现,涵盖Fire 、Fire Ultra这四个项目。

Time Spy

Time Spy

Fire

Fire Ultra

理论考核仅作参考,诸位可以浏览一番,针对实际游戏,挑选了若干个在个人电脑上常玩的项目进行性能检测。

坦克世界

两千像素的清晰度,视觉效果最棒,仅禁用了动态画面柔化、边缘平滑处理和不同方向过滤,同时启动了智能同步功能,不管是在开阔地带还是激战时,画面每秒的更新次数都能维持在110帧以上。

坦克世界

这款游戏已经投入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画面表现力从最初的粗糙,转变为后来借助外部团队对模型进行细致优化,如今的坦克世界与早先版本已大不相同,因此保证各项功能全部启用时仍能顺畅运行,便成为了基本条件。

极限竞速:地平线4

两千像素的显示效果,视觉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水平,禁用了动态图像柔化、图像边缘平滑处理以及多方向线性过滤功能,启动了智能同步模式,利用自带的检测画面进行一次完整测试,计算得出的平均画面更新率超过九十五每秒。

极限竞速:地平线4

这款作品同上一部的主观体验颇为相似,近期Steam平台未开展促销活动,因此决定等待时机,购买此作,它也是从前与友人讨论驱动话题时提及的,在启动过程中时常出现卡顿现象,或许是因为驱动程序对陈年游戏的兼容性尚显不足,目前只能寄望于后续的改进。

古墓丽影

两千像素的显示级别,效果设置达到顶尖水准,采用DX12的技术方案,禁用了动态画面柔化处理、边缘平滑技术和各方向滤波功能,启动了智能同步机制,内置的检测画面运行一遍,整体表现能够达到每秒六十五帧以上,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四十帧多一点。

古墓丽影:暗影 Demo版

PS5会员拥有暗影功能,因此我没有购买Steam版本,目前使用的是免费试用版,可以选用DX12模式,不过无法启用光线追踪功能,另外也顺便测试了二代设备,在2K分辨率下最高画质的表现,可供大家参考。

古墓丽影:崛起

NBA 2K22

两千像素的清晰度,视觉表现力最强,仅禁用了动态画面柔化功能和边缘平滑处理,同时启动了智能同步模式,在标准的五对五竞技环境下,画面每秒的更新次数能够稳定维持在九十到一百以上。

NBA 2K 22

自幼便痴迷NBA 2K系列,曾长期支持EA的NBA Live游戏,从2K9版本起转而追随2K阵营,至今已历经14个版本,目前正热切期待2K23的降价促销,因此对显卡在该游戏中的表现尤为关注,经过全面测试,结果令人满意,5v5王朝模式运行顺畅,大师联赛及3v3模式也能轻松应对。

看门狗:军团

两千像素的清晰度,运用十二点模式,特效调整到最顶尖,禁用动态模糊功能,启动智能同步选项。重点验证光线追踪功能开启与关闭的不同表现。

看门狗:军团DX12开启光追

看门狗::军团DX12无光追

赛博朋克2022

整体画面以两千像素为基准,各类视觉效果均设为顶级水准,同时禁用动态视觉效果与颗粒状处理,整体方案包含四个主要设定,分别为采用光线追踪技术的顶级画质搭配帧率稳定增强器(选用高质量模式),仅使用光线追踪技术的顶级画质,未启用光线追踪技术的顶级画质搭配帧率稳定增强器(选用高质量模式),以及未启用光线追踪技术的顶级画质。

赛博朋克2077 光追超级画质+FSR(质量)

赛博朋克2077 光追超级画质

赛博朋克2077 无光追超级画质+FSR(质量)

赛博朋克2077 无光追超级画质

分数仅供参考,毕竟属于未来科技风格,若要开启光线追踪搭配顶级画质实现4K无卡顿运行,恐怕还得等到RTX 5090问世才行。

XeSS超级采样技术

这概括了显卡性能评估和游戏运行情况,由于PS5主机的存在,一些广受欢迎的3A游戏主要通过PSN平台购买,电脑版仅包含部分作品,选择的是个人偏爱的几款进行测试,赛博朋克2077能够运用FSR功能,其余游戏当前尚未支持Intel的XeSS方案,因此还需等待游戏开发者提供更多支持,以及驱动程序持续优化升级,才能充分体验Intel新技术的优势,至于CSGO、LOL这类竞技游戏,开启最高画质在2K分辨率下也能顺畅进行。

总结

Intel Arc 7系列尽管存在诸多不足,并且推迟了发售,售价方面也缺乏竞争力,不过这款产品的推出标志着英特尔在时隔二十年之后再次投身独立显卡领域,无论将来发展怎样,这对用户而言都是有益的,毕竟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显卡市场缺少多元化的态势,同样期待那些曾经退出的品牌能够重新加入,这样才能促使厂商们不断创新,而不是仅仅原地踏步。总体而言,评测存在一定主观性,个人偏爱的游戏未必是他人眼中的优选,仅能提供些许借鉴,对于一般玩家而言,无需过分纠结于一两帧的差异,应挑选符合预算且符合兴趣的方案。二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一块显示设备,不禁想起许多往事,商品不断更新换代,岁月也在不断流逝,唯一恒久不变的是那颗持续探索(持续生疏)的念头,希望组装电脑的乐趣(初涉门径的激情)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上一篇:2022卡塔尔世界杯落幕!回顾那些首次与最少的精彩瞬间
下一篇:世界杯小组赛收官!16强名单揭晓,强队输球成奇观?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