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降薪风波引热议!和主流舆论背道而驰,路在何方?
1
2025 / 11 / 03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前提是14号之前,员工若不进行反思,且不提交检讨文件,那么9月份相关薪资将会被停发。
一则消息,是关于匹克内部,处理拒绝降薪的员工,在2025年10月中旬,再次把这家老牌运动品牌推上热搜。
2025年9月,匹克被员工爆料,事前没有沟通,没有公告就执行全面降薪,降幅最高达到50%。更引人关注的是,在降薪事件发生前十日,匹克集团还高调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亿元。
01 粗暴降薪
2025年9月中旬时,有多名匹克员工,在社交媒体之上进行爆料,称公司在发薪日之前4天,突然以口头形式通知降薪,既没有书面文件,也未曾征得员工同意。
参照所披露的降薪方案,匹克总部实施分档降薪,月薪处于5000元至10000元范围的降薪幅度为10%,月薪在1万至2万元之间的降薪20%,月薪超过2万元的降30%。
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直营分公司,办公室里的员工,薪资直接下降百分之五十,与此同时,还被取消了绩效。
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在9月17日,于内部会议上,承认了降薪,不过他否认那是“全员降薪”,声称这是针对“亏损部门”以及“高薪岗位”的调整。
他作出解释,被调整的仅仅是固定工资,并没有对绩效进行调整,另外整体降薪幅度是不足百分之十的。
许景南透露降薪原因,2025年1至7月,匹克内销直营业务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为缓解压力集团出售华东、华中、西南三家直营公司,然而员工和公众困惑的是,宣称亏损且大幅降薪时,匹克刚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 。
为何要一边打肿脸充胖子大额捐款一边却说没钱发工资?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近日,匹克降薪事件再次升级。
公司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了“最后通牒”,此通牒要求员工在10月14日之前提交“反思检讨”,不然员工将会面临停发9月份工资的处罚。
公司文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还显示,那些提交过相关“拒绝降薪”书面文件的员工,被视作不遵循公司管理 。
有一群员工,他们被下达了这样的要求,要在公司所规定的日期之前,通过面谈或者电话汇报的这类方式,往董事长方向朝许景南去汇报相关情况。
就法律层面而言,匹克施行的降薪流程存有争议,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所规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当中的内容这其中涵盖薪酬,必然得采用书面形式,并且要与劳动者达成协商上的一致。
而匹克员工表示,降薪通知是在发薪日的四天前口头传达的,不存在书面文件,不存在一对一交流,也不存在签字确定。;

就连许景南落款的那份通知,也是在发完工资后才出现的。
在内部会议临近结束之际,许景南询问众人,“还有其他意见吗?”,然而并无人员发出声音,只因会议设置了无法发言的规定 。
02 晋江鞋王的落寞
匹克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许景南于1989年在泉州创立了匹克,凭借与八一男篮的合作,凭借NBA营销,匹克得以迅速崛起。
1997年,匹克估值就达到近2亿元,被称为“晋江鞋王”。
有一年是2009年,在这一年的时候,匹克在港交所实现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到了有52亿港元那么高。许景南的儿子名叫许志华,这个许志华曾经回忆道:
企业是我们的,如同站在电梯里之人,站着不动,却会持续向上升。
但好景不长。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匹克日渐边缘化。
2015年,匹克的营收是31.09亿元,净利润数为3.92亿元相较于巅峰时期的46.55亿元营收以及8.22亿元净利润,营收下跌了33%,净利润下跌了52% 。
2016年11月,匹克作出宣布,此宣布内容是从港交所退市,在这个时候,它的股价跟发行价比较呈现下跌态势,下跌幅度超过60%,其市值出现缩水情况,缩水幅度大约为42%。
港股退市,外界曾猜测,是要在体育概念股估值更高的 A 股重新上市,以此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
2021年,匹克获得融资,这笔融资金额近15亿元,由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领投,获得融资后,匹克估值超百亿元。
但与此时的友商们相比,匹克与行业的差距依然明显。
匹克有在当初进行过多元化战略的尝试,在2018年的时候,匹克把户外运动品牌奥索卡进行了收购。
然而,和擅长成功运营迪桑特、可隆的安踏不一样,匹克没能对奥索卡展开有效的营销以及开发。在五年以后,奥索卡被中和集团给收购了;匹克自身的户外系列像征途等影响力十分有限。
在营销方面,匹克亦错失良机。
2020年,匹克签约NBA球员安德鲁·维金斯作为代言人,然而在2022年NBA总决赛期间,此安德鲁·维金斯却穿上了耐克鞋,以致让匹克与一个全球性的曝光机会错失交臂未得 。
且不说这个情况,许景南于内部会议之际提出了十年目标,此目标为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但针对当下的匹克来讲,重新去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完善员工薪酬福利方面之措施,提高研发投入,或许比那宏伟的目标更具实际性。
“晋江鞋王”的宝位匹克坐不稳,转头却去想法子折磨员工,要知道,强制检讨书或许能让员工暂时屈服,但是企业的未来却无法通过这“反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