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总决赛MVP评选引争议!詹姆斯0分正负值拿奖成焦点?
篮球最高荣誉的归属一直存在分歧,特别是当客观统计与个人观感发生冲突时。
近期有网友找出将近二十年FMVP的得失分记录,发现勒布朗在2013年取得过零正负值的荣誉,这在历史记录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数据立刻引出了两个争议点,一个是高级数据是否可信,另一个是媒体评审是否公正。
正负值这个数据本身就带着玄学属性。
球员在场上队友全在得分,自己坐着也能涨数据。
那阵子热火迎战马刺,勒布朗场均贡献25分加10个篮板以及7次助攻,表现相当抢眼,不过总决赛首轮他缺阵的6分钟内,热火反而多赢了7分,系列赛第三场他暂停的3分钟里,球队又赢了5分。
这种队友填坑反而拖累个人成绩的离奇状况,放到游戏里都算是官方安排的。
审视一下杜兰特在勇士取得过+21.5的战绩,他身旁有库里、汤普森和格林,对手骑士那个赛季季后赛的防守能力是联盟中最差的之一,这样的条件换上任何其他球员,都能轻易获得正向数据表现。
FMVP的评选标准早就该进化了。
伊戈达拉在2015年凭借出色的防守帮助库里赢得荣誉,而杰伦布朗于今年获奖却遭到非议,被称作“史上最水”,这两件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更倾向于关注有戏剧性的情节。
马刺当年战胜活塞,比卢普斯的数据全面超越帕克,却依然未能获奖,仅仅是因为媒体认为法国选手的突破动作更具观赏性。
当今赛场,像约基奇这样的全能中锋已能连续两年荣膺FMVP,这表明数据统计分析正显著左右着评选结果,然而面对勒布朗·詹姆斯这类自带流量的巨星,评委们又容易受本能驱使,毕竟在11位投票记者中,有7位在观赛时连手机都不碰,纯粹依赖个人直观感受。
这事说到底暴露了篮球评价体系的割裂。
足球界的最高荣誉在评选时会参考诸如预期攻破对方球门次数、球员在对抗中取得的胜利次数等具体统计信息,而篮球界的奖项则依然依赖基础数据记录和球员的精彩表现叙述相结合的传统方式。
如果认真分析的话,2016年欧文在总决赛中场均得到27分,并且投篮命中率高达54%,他的正负值比詹姆斯还要出色,达到了+5.7,然而他甚至没有获得一张选票。
如今年轻球员都变得聪明了,他们只在常规赛专注于提升有效投篮和防守表现,到了季后赛就开始积极制造话题,向媒体展示自己,像今年塔图姆全力为布朗创造机会的举动,就是将最有价值球员的荣誉当作宣传计划来推进。
这其实和正负数情况有点像,学霸取得高分是因为总分设置不高,学神获得满分是因为加分部分不计入总分。
詹姆斯那个零分FMVP在大数据面前显得十分突兀,然而换个思路来考虑,他带领拥有米勒和查尔莫斯的队伍一路杀到抢七,这个过程所面临的挑战性,远远超过了杜兰特乘势夺冠的难度。
假如哪天能让球员在比赛中的攻防表现波动度、重要时刻的得分能力这些关键数据纳入评选机制,那么FMVP的含金量应该会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