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场实体店面临史无前例应战,投注者如何应战
207 2023-09-27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赢商网”(ID:),作者:何丽思、余淑娴,36氪经授权发布。
不平凡的2020年,不容易的实体商业。去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实体商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有的人扛不住倒下了,有的人却撑住了,甚至逆风翻盘。
而作为实体商业的主体力量,全国超市今年的表现怎样?应对挑战,它们又做了什么改变与创新?为此,赢商网搜集了全省260家超市2020年销售额与客流量等经营数据,并结合其营运情况进行剖析,洞察实体商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参考。
//“百亿”商场稀缺,销售额40亿是分水岭
从赢商网统计的260家购物中心2020年销售额数据可以看出:
年销售额100亿以上:仅3家 ,分别为 北京SKP 、 南京德基广场 ,以及 武汉武商摩尔城 (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世贸广场) ,其中,北京SKP去年首次赶超美国哈罗德百货,问鼎全球“店王”;
年销售额40亿以上: 共18家, 占比不足7% ,可以看出 40亿是一个分水岭 ;
年销售额在5亿以上、40亿以下的超市占比最多,共185家,占比超70%。其中北单实体店,销售额5-9.99亿的超市最多,共78家;10-19亿的67家,20-39亿的40家。
//二线城市本土商业大鳄业绩亮眼,不输一线城市商厦
从城市分布看,在赢商网统计的260个超市中:
一线城市超市销售额主要分布在10-39亿元区间内,其中20-39亿元18个,10-19亿元15个;
二线城市超市销售额主要分布在5-19亿元区间内,其中10-19亿元52个,5-9.99亿元68个。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额20亿以上的超市,一二线城市数目差别不大,一线城市25个,二线城市33个;销售额40-69亿的超市,一二线城市各占6个。
其中, 二线城市本土商业大鳄营运的超市 成绩亮眼,部分销售业绩不输一线城市超市。如,南京德基广场与 武汉武商摩尔城 (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世贸广场) ,均荣登百亿行列;郑州丹尼斯大卫城销售额70亿元,杭州湖滨银泰in77、南京中央商场、南京新街口金鹰、南京新百、青岛海信广场等销售额均在40亿元以上。
//销售额30亿以内的超市更拼客流
客流量常常是直接影响到超市交易次数以及营业额的重要诱因。对比数据发觉,客流量对30亿以内的超市的营业额影响更大,对80亿以上超市的销售额影响显著减少。
销售额80亿以上的超市,客流量并不算高,销售额却能急剧领先。这类超市多是借助高客总价来提高销售额。如北京SKP就是典型的事例,2020年客流量1500万人次,年销售额却高达177亿元。
//高端商业疯狂“吸金”,稳占区域“业绩王”
从项目类型来看,购物中心仍是吸金力较强的项目,超八成购物中心的销售额超10亿,百货、奥莱项目则占据小部份的市场份额。
而在超高吸金力比拼上,定位低端的商业项目强势“霸榜”。销售额40亿以上的项目中,多数走高档路线。除了北京SKP和上海德基广场超百亿产值外,多数高档项目的销售额集中在40-80亿元。同时,这些高档超市也稳占所在区域的“业绩王”位置。
奢侈品消费大爆炸,高端超市靠大牌“躺赢”
2020年,高端消费回流,更是加速了高档消费需求激增这一趋势。贝恩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境内奢侈品销售额暴涨48%,达到3460亿元。
国内奢侈品消费井喷,全国各地的奢侈品分店一度出现“抢购潮”,且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涌进国外高档超市,开出“首店”。
凭借着高客均价的“吸金”优势,奢侈品大牌无疑成为高档超市提高业绩的重磅“砝码”。可以看见北单实体店,“越买越贵”的消费者成了高档超市重点追逐的人群,在招商上,这类超市也注重引进区域稀缺性的高档大牌来打出差异化。
//北京SKP:不断上新,打造独家、高端的品牌阵容
2020年,北京SKP以177亿的销售额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店王”,并首次赶超美国老牌奢侈品百货 ,问鼎全球“店王”。过去这一年,北京SKP也在不断更新品牌阵容,加强潮流消费体验。
引进约14家高档品牌首店:法国奢华首饰中国首店、法国中级首饰品牌宝诗龙子品牌’全球首店、雅诗兰黛集团旗下豪华香水品牌 和 de 上海首店等。据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丹介绍,近两年,北京SKP国际品牌首发率占中国市场的38%左右。
众多品牌均带来SKP独家款:self-在上海SKP进行全球同步首发2020春夏新款系列;于SKP-S呈献 (自然幻想)特别项目;推出独家冬季男装系列...
//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全年52家首进品牌,抢占市内顶流消费
近年来,丹尼斯大卫城重夺广州全年销售额亚军交椅,2020年仍然出众,以70亿元的销售业绩,相比于2019年的61.5亿元环比下降13.8%。
首店品牌频繁入驻,领先郑州市场:去年,丹尼斯大卫城调整的脚步继续,先后引进、、TOM FORD、、FILA、MLB、UP、复仇风暴等零售品牌,和博多一蘭、喜家德虾仁水饺、大厨小馆、泰香米等餐饮品牌,均为新乡或广州首店。据统计,丹尼斯大卫城以52家首进品牌,占据2020年广州全年首进品牌的33.8%。
专柜品牌进驻早市,打造接地气的市集:大卫城·夜巷子,超过2000平的超大平台,囊括了街头小吃、潮流文化、手习作创、娱乐互动、美妆化妆等100+摊位。所有品牌都来自超市专柜,以“地摊价”出售,每周都会进行品牌的更新。现场还有乐团驻唱、巡游、鸡尾酒调酒沙龙等活跃氛围。
奥莱成逆市下降的业绩黑马,往年轻化、线上化改变
另一门主销奢侈品、名品的生意——奥特莱斯在2020年也非常火热。疫情加速了海港城的发展,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许多名品大牌选择奥莱来解决去库存的需求以及吸引入门层级的消费者,奥特莱斯在今年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抓手。在疫情冲击下,奥特莱斯强劲的回调态势甚至比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还要强。
虽然目前国外的奥莱项目仅200余个,但在销售额上,头部奥莱的成绩单却也非常亮眼。如脸部企业百联,在今年的5月至9月,其海港城业态的经营业绩取得两位数的环比下降,“十一”黄金周期间,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30%以上。
//上海青浦百联奥特莱斯:连续7年重夺国外奥莱第一,向年轻人紧靠
上海青浦百联奥特莱斯连续7年稳定保持全省奥莱销售第一的地位,2020年年销售46.5亿元。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家背部奥莱也在营销方面下足工夫。
首次加入“双11”、开官方网店、玩直播:去年双十一,百联首次联合阿里举行「超级11.11」活动,奥特莱斯业态全部参与,开启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且百联官方(奥特莱斯)也即将进驻淘宝平台。期间,还有多场直播带货推动销售。
不只有折扣,还注入吸引年轻人的文艺活动:首届“ALL来·文创艺术市集”全部采用剪纸纯拼接制做艺术小店,雨棚也是由艺术家结合百联奥莱IP小豹总&豹美美进行的创意勾画。活动期间,十余位艺术家与独立设计师带来她们创作的最新作品。9月,艺术市集还将进化为“郊区YI星球”,加入时尚艺术演出,为超市添加氛围。
//成都时代海港城:线上开启云逛模式,线下用IP展维系消费者
成都时代海港城今年销售额达29亿元,较2019年稍有回落。在疫情影响下,成都时代海港城仍积极作出革新,在2020年,国际精品 、、 、 von (DVF)、CK 、、麦当劳等店面都进行了全新升级。
“云逛”奥莱,进行线上渠道布局:紧跟线上购物的风潮,在疫情期间开启了云购物、官方小程序线上闪购、直播、微信社群营销,开展线上销售。截至去年12月,社群营销已收获13组微信群,近6000人。
IP展丰富超市购物体验:11周年庆期间,成都时代海港城牵手全球第三家可口可乐世界,带来可口可乐北极熊形象的欢乐熊装置,同时开启北极熊潮萌巡游和快闪舞演出,还有持续到11月30日的可口可乐外展活动。
百货们花式自救,稳固老顾客、聚焦美妆、“转战”免税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百货业凋敝。国外多个老牌百货宣布破产,国内百货也不好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限额以上商场、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的累计增长率对比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增长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20年各季度的累计增长率更是排行垫底。
然而,在一片哀号的百货业中,仍有一些百货仍然坚挺着。在赢商网统计的260个超市中,销售额10亿以上的百货共11家,销售额40亿以上的共5家,包括了主打奢侈品的高档百货、老牌百货,以及日系百货等。
//青岛海信广场:巩固高档老顾客,加码线上
青岛海信广场是山东省最全大牌集聚地,其引进的一线国际品牌的涵盖率达90。去年,该项目销售额达46.8亿元,可以说是上海乃至广东高档百货的实力担当。
品牌保持高档调性之外,逐渐年轻化、多样化: 二期改建后,青岛海信广场也开始渐渐变革,除了继续引进一线大牌提高高档地位之外,还引进了不少定位愈发年轻化的潮流潮牌和设计师品牌,让业态与品牌组合愈发丰富。
推出高档服务,稳固老顾客: 疫情期间,项目非常为会员推出包括:专属宾利汽车接送客人到店,专属乘梯直达5F会员俱乐部,专属购物空间“N对1”私密服务等专属的“一站式”购物服务。
加码线上,推动裂变式售卖: 以“分销渠道建设+直播间收官”的新模式举办重要品牌的直播合作,分别与梦洁集团、FILA、菲仕乐进行了集团直播合作,通过社群裂变+分销的新模式,推动商品的裂变式售卖,三场直播均在10天的裂变周期中取得三百万量级的成绩。
//深圳华强北茂业天地:强化美妆布局,靠线上带货1.9亿
2020年,深圳华强北百盛总销售额23.97亿元,年客流量为620万人次。
线上带货1.9亿元: 去年茂业天地业绩其实有所下降,但鉴于其较早进行数字化布局,依托茂乐惠,线上销售额今年达到1.9亿元,同比下降125%。
强化美妆布局,服饰零售年轻化: 2020年华强北百盛继续强化美妆布局,相继引进了、、、欧珑、修丽可、POLA、菲洛嘉、奥伦纳素、 、怡丽丝尔等美妆护肤品牌,同时引进年青男装如 、 pure、、中国李宁、X-、玖姿、LE FAME,以及运动品牌中国李宁、索康尼、匡威等品牌。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把化妆品生意做到“极致”
2020年,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的销售额为20.97亿元,其中,项目的强项——化妆品区域整体业绩尤为亮眼,在疫情的影响下,依旧保持2位数以上的下降。
北单哪里可以买到请加店主微信:200833335